凤凰卫视咨询台:从曾经濒临倒闭到“大红大紫”
浏览:2115 发布日期:2016-05-01

凤凰卫视资讯台财经记者庞哲在现场做“9·11”事件的报道。在庞哲择路逃生时,世贸大厦北楼又塌了,她被逼逃进证交所的地下机房。即使如此,她的第一反应还是找电话,把眼前的一切向香港总部报告。

  但仅有的一部电话正在被保安和证券部的领导层抱着狂打,试图与外界进行联系,她没能如愿。她只记得保安人员递给她一条白色的毛巾,让她掩住口鼻。

  庞哲被救护人员救出后,在无法与总部取得联系的情况下,木然而又灰头土脸地回到家中,她走进洗手间打开浴缸的水龙头,温热的水从头发上淋了下来,突然间觉得喉咙哽咽,脸上比浴水更温热的细流奔涌而下。她开始抽泣,然后失声痛哭。她意识到,纽约失去的,不仅仅是世贸大厦,数千条无辜的生命戛然而止,人们和平的梦愿全然粉碎,从今天开始,美国人的生活将被改变。

  9月12日,刘长乐提出:加滚动条,帮那些内地亲友寻找在纽约失散的亲人,这是凤凰一贯的人文关怀。

  凤凰卫视对“9·11”事件连续进行了36小时直播,见证了“9·11”恐怖袭击的全过程。

  这次恐怖袭击发生在世界上媒体饱和度最高的城市,因此也就成为电视媒体全天候直播的令人难以忍受的活剧。即时传播的画面,让每一位电视观众目瞪口呆:飞机先后撞向世贸中心的双子塔楼,大楼在烈焰中燃烧;楼上的人不堪忍受烈火的灼热,纵身跳出窗子,绝望地从高空坠落;大厦先后坍塌,行人四散奔逃。飞机撞大楼和大厦坍塌的画面一遍又一遍地在电视上播映,仿佛只有这样不厌其烦地重复播放才能让人们记住这个历史的巨大创伤。

  有人说,战争是传媒的狂欢节。

  这话虽然没心没肺,但也有一点合理的成分,在全球媒体占主导地位的世界,恐怖的画面可以将恐怖分子的政治意图戏剧化,也可以激起整个人类反恐的意志与行动。这些悲惨的画面告诉人们世界正在发生着什么,让人们思考自身的处境、命运与出路。

  事实再次证明,传媒是影响和改造世界的一种力量。

  有时候,这种力量甚至是决定性的。

  凤凰卫视:一只无法落地的“鸟”

  有个故事说,世界上有一种鸟没有脚,生下来就不停地飞,飞得累了就睡在风里。

  凤凰资讯台仅凭光纤网络采集、编辑及播出系统,就让一向自诩技术先进的美国、日本同行都来参观了几次。负责开发这套系统的王酉年一谈及此事就有点手舞足蹈。

  列一大串第一当然痛快,问题是,扩大地盘、招募员工要花钱,天上租转发器、地下买新闻资源也要花钱。美联社、BBC、Fox News的画面和文字,哪一段也不吃素,都要白花花的银子买下。更让人难堪的问题还在后头,资讯台在大陆一直落不了地,也就是说,他们的信号发向天空,就成了没娘的孩子,四处流浪,自生自灭了。大把大把的银子撒到天上,就不见了,消失了,无影无踪了。

  一个无法落地的电视台,很难活下去。

  2002年6月,凤凰卫视的财务报表显示,亏损1.6亿港币,这恰恰是资讯台的资金投入数额。可以说凤凰的亏损完全由资讯台所累。

  要求关闭资讯台的呼声最先是从凤凰内部传出的。

  董事局当时有两种意见:一种是暂时停止资讯台的运作,等大陆允许境外新闻频道落地时,再办起来也不迟;一种是减少节目、播出时间和人员,让资讯台变成试播状态,静观待变。这两种意见刘长乐统统不同意,理由是:大陆的政策正在一步步放开,只要这个台在,它就能保持一种态势,就有落地的希望,但是如果资讯台不在了,或是处在休眠状态,这个事恐怕就结束了,连对话的基础都没有了。

  那一阵子,凤凰资讯台的员工日子难过,刘长乐的日子更难过。

  程鹤麟回忆说,当时,经营状况那么惨的时候,刘老板在所有的大会小会上,只要提到资讯台,永远是一句话,办得很好。其实初创的时候我们办得不怎么样,但是他说,办得很好,高水平。我觉得他对资讯台就像对他的孩子一样,他50岁时得了这个孩子,那种钟爱可想而知。他曾经说过一句话:我真想当这个资讯台的台长。有一天,一个朋友对他讲,你这资讯台非常好,你得坚持办下去。我看见,他转述这句话的时候,眼圈红了。

 
  节目落不了地,自然就没什么广告。没有广告不是更好吗?节目永远干干净净,不会有那些大声小气、莫名其妙的东西打扰我们看电视、看新闻。不对!对于一个商业电视台来说,你的节目没有广告,就意味着别的节目在养活你,就意味着你碗里的饭是别人分给你的,在人家是慷慨,在你就是惭愧。

  更悲剧的是,凤凰在大陆落不了地,在台湾也落不了地。

  大陆称它为外媒,台湾称它为“匪台”。

  在资讯台亏损1.6亿港元的情况下,资讯台还办不办?

  下期介绍:那两年,资讯台落地成了凤凰必须解开的心结。

  张林著

扫码下方或搜索关注公众号“卫星参数网”,独家内幕新闻!

卫星参数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