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频道纪录片热播 乍暖还寒能否迎高潮?
浏览:1184 发布日期:2014-07-19

随着2013迈入2014步伐的全面展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的《关于做好2014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自1月1日开始正式执行。按照通知规定,上星综合频道对于“新闻、经济、文化、科教、生活服务、动画和少儿、纪录片、对农等类型节目的播出比例,总播出时长按周计算不少于30%。按周计算平均每天6:00—次日1:00之间至少播出30分钟国产纪录片”。眼下此项通知开始落实,这一加强版“限娱令”的实行能否大幅推动国产纪录片的发展?

楚国八百年

政策支持拉动内需

据了解,目前国内已有34个上星频道。日均30分钟的播出时间虽然只相当于一档新闻节目的长度,可是面对多家上星电视频道悉数播放的盛况,优质播出平台年均需求6000小时的国产纪录片,也算是一笔不小的需求。眼下湖北广播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共同投资,联合制作的大型人文纪录片《楚国八百年》开始热播,而《故宫》、《探索•发现》等大型国产优质纪录片开始陆续登陆江苏卫视…转眼之间,纪录片开始成为继CCTV9之外的许多上星频道的座上宾。同时不少上星频道联合制作纪录片的案例数见不鲜。纪录片一波接一波的来临,给观众带来一股久违的清新之风。不少纪录片播出后观众反映良好。虽然有“硬性指标”在身后,预期中电视台“屯片”、“哄抢”的现象倒也不曾发生。此外,随着3D技术的成熟,3D纪录片在拍摄题材与数量上也得到一定的提升,日前,人文类3D纪录片《国脉》、自然类3D纪录片《大山的精灵——神农架金丝猴》两部作品还荣获国际3D电视纪录片类杰出贡献奖,引起行业内外的关注。以古村落为题材的大型3D纪录片《古韵惠州》也开始第二阶段的素材采集工作,央视大型3D纪录片《稻米》今年也将正式开拍。从这些方面来看,国家政策对于扶持国产纪录片的举措不仅大有起色,且前景可期。

纪录片遭遇:肯定与质疑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 智利纪录片导演顾兹曼这句肺腑之言广而传之。时下纪录片的意义已经超出简单的记录范畴而成为地区、现象、文化乃至国家的代言,在全球文化交流这一舞台上逐渐担负起国家营销的重要功能,将一个国家最具代表性的经济品质和生活品质呈现在众人面前。名片功能,使得纪录片形式备受企业青睐,而作为国家的名片,它包含的显然更多。

相比影视作品,纪录片受众范围相对较窄,也难以拥有电影票房丰厚的市场受益。不过凭借真实、特定的内容,记录片建立起了娱乐之外另一个宽广的天地,如科教认知、知识普及、宣传推广等。以BBC记录片系列、美国纪录片为首的电视作品便获得颇高的评价。国产多部优秀纪录片作品如《舌尖上的中国》、《纪录中国》等对宣扬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饮食文化等开启了窗口,并为中国走向世界打造起一张醒目的名片。不过目前国产纪录片依然面临不小的挑战。

1.优秀纪录片强烈依赖进口片。

优秀进口纪录片如BBC系列为培育国内受众群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国产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模式,对其的依赖性也可想而知。2010年,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的纪录片进口量超国产量15倍。随着国产纪录片创作数量的增长,目前这一情况大有改观,但是国内对进口纪录片的超强依赖性依然存在。随着纪录片播放渠道的拓宽,纪录片资源储备已明显力不从心,反复重播形成恶性循环。《通知》的出台,极大地刺激了电视节目的变革,也推动着国人在引进优秀纪录片资源的同时,增强国产优秀纪录片的原创与创作能力,以促进纪录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观众自由权与档期问题

基于目前国产纪录片尚未形成大范围的产业规模与效应的现实,同时为了弥补限娱令后内容的部分缺失,30分钟国产纪录片在上星频道的直播要求被提前提上日程。对于这一通知,不少人表示出对于硬性播出纪录片的质疑,认为其数量虽可以得到很大的增长,但很可能导致国产纪录片的“被溺爱”情结与质量水平的停滞不前,同时缺乏对观众人群的调查,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大众消费”的自由选择空间。

这一问题引发了广泛的思考。基于多方面考虑,很多大型上星电视频道将纪录片排除在“黄金档”之外,零时到早上7时成了普遍的纪录片档期,早早为观众做下打算,作为对“必播令”的无声抗议。其实换位思考,遥控时代,观众的选择权大部早已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播与看的绝对关系,被丰富的频道选择逐渐瓦解。将纪录片硬性纳入上星频道的播放范畴,使得各频道少了日均30分钟的自主支配权,不过因此将具有科教意义的纪录类作品打入冷宫,显然也是一种资源的闲置。毕竟记录片长期以来积累起来的观众也有相当的数量。在这方面,资源的丰富、播放时间的不受限制将促使互联网发挥更大的传播作用。

3.版权问题与产业链的形成

目前纪录片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依然是电视广播、DVD、互联网等,国内尚没有形成专供纪录片放映的影院。国家对于国产纪录片产业的扶持,为其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但是纪录片的经济效益依然存在于版权交易、广告收入等途径。为此,版权问题将日益受到重视。受资金、市场需求、播放渠道等方面影响,目前国内纪录片的栏目化生产仍然占主体地位,不过体制外的纪录片独立制作人或企业也开始崛起。随着纪录片产业的完善,已经观众对于优秀国产纪录片的期待,未来市场化生产指日可待。

2014年纪录片大事件串串烧:

1. 继2013年南京城市纪录片征集后,5部优秀城市纪录片入选。最终完成的纪录片将于2014年9月在Discovery亚太电视网旗下Discovery探索频道和国内联播网联合播出。

2. 目前,浙江卫视陆续储备大量优质纪录片资源。自主拍摄的风光类《西湖》、旅游类《北纬31°》、人文类《100个城市 一个城市一本书》等都已拍摄完毕。

3. 百集鸿篇巨制豫商记录片《黄河之子》于2014年1月1日登陆凤凰网河南频道,为全球华人隆重展映豫商风姿。

4.2014年1月,6集高清纪录片《大黄山》刚刚在央视综合频道、纪录频道及安徽卫视收官。

5.广西卫视总监李晓日前表示,为了这一项规定,广西卫视专门成立了纪录片部,应对这项工作。

6. 2月19日,大型纪录片《七三一》在哈尔滨市平房区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开机。该片拟拍摄5集,每集60分钟,计划于2014年底或2015年初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黄金时段首播。

7.1月8日至12日,2014海南纪录片电影展开展,会展期间放映了大量优秀纪录片作品。

8. 2月17日,大型纪录片《中国大运河》来津拍摄,这部历时一年拍摄的10集纪录片,下半年将在央视播出。


扫码下方或搜索关注公众号“卫星参数网”,独家内幕新闻!

卫星参数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