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有线网为基础,高标准建设北镇农村的“村村通”工程
浏览:1963 发布日期:2014-09-28

以有线网为基础,高标准建设北镇农村的“村村通”工程
作者:辽宁省北镇市广播电视局 曹丽 冯维柱
      一、北镇市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
     北镇市是县级市,下设18个乡镇,两个街道办事处,227个行政村。全市总人口53万,城乡居民总户数为15.75万户。由于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广播电视“村村能”工程建设,到2006年末,北镇市已相继建成17个乡镇有线广播电视网。(两个街道办事处和城郊的广宁乡、村、屯已直接接入市有线网)。农村有线电视入户近6万户,行政村100%已接通有线电视信号,800个自然屯已开通了713个,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接近50%。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广播电视的覆盖率,始终坚持用无线与有线扩大覆盖面,使我市人口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9%。由于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农村广播电视摆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上,在1998年中央提出实施“村村通”工程后,市委、市政府要求广电局和各乡镇党委、政府把“村村通”工程纳入工作日程。把“村村通”工程纳入到有线电视工程建设当中,利用有线电视的先进传输技术落实“村村通”工程。自1998年实施“村村通”工程以来,全市广电有线电视工程技术人员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经过不懈努力,架设光缆近1000公里。实施市与乡镇、乡镇与村的有线联网,保障了我市“村村通”工程日日通,长期通。
       二、从市情出发,逐步实施“村村通”
       1、建小网型村级有线网,对无线接收的盲区死角覆盖。
北镇市的地理环境西部是山区、东部是平原,有7个乡镇处于山区,山区的沟沟岔岔都住着农户,若采用小瓦数无线发射机覆盖,频道少,覆盖面小,站址难选,电难解决,离站址远一点的农户接收效果又不会好。所以我市选择用建设村级有线网来实施“村村通”工程。
      1998年上一轮“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实施以前,北镇市主要依靠无线节目对农村进行无线覆盖,当时在北镇农村的平原地区乡镇村、屯仅能收听、收看2套广播节目和3套电视节目,对于地处医巫闾山深处的罗罗堡镇、富屯乡、常兴镇、大市镇、广宁乡、鲍家乡、闾阳镇七个乡镇的部分村、屯处于无线接收的盲区,有的村、屯属于山沟里的死角,虽然距离电视台近,但却收不到广播电视信号;相当一部分村屯由于受山地的限制,接受信号不稳定或效果很差。1998年至1999年我们筹集资金16万元,对接收无线信号盲区的3个村,批准建设3个村级有线电视网。这是我市在上一轮“村村通”工程启动时期迈出的第一步(这些村、屯后期并入乡镇有线网)。村级小网的建设仅能解决中心地带村、屯的覆盖,对于山区多数村民仍然处于收听难、收看多套电视节目更难的阶段。北镇市的“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是在2001年实施县一乡、乡一村有线电视联网之后才产生跨越式大发展的。
       2、借助有线网建设高标准的“村村通”工程
       北镇市1994年在城区开始安装有线电视(当时是用电缆传输)300MH带宽,仅安排12套电视节目。当1998年中央提出“村村通”工程后,北镇市委、市政府和广电局便敏感地认识到:借助建设有线电视网是落实“村村通”工程极好的机遇和科学手段。因此,凡是1998年后开始建设的乡镇有线电视站,市政府要求乡镇党委、政府凡是准备建立有线电视网(站)的乡镇,要把“村村通”工程纳入到有线电视工程建设当中,做到: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考虑50户以下的自然屯的安装入户问题。由于有线电视要考虑运营成本,从经济利益出发,首先要从居民集中、户数较多、经济条件较好的大村屯开始,往往忽略零散、小的屯组和贫困屯组。为了把好这一关,北镇市局对贪大村弃小屯的工作,不予批准施工,50户以上小屯组通播率不达100%的不予验收,以保障“村村通”工程在实际上落实。从组织领导上成立了广播电视工作领导小组,为从资金上保障“村村通”工程落实,我市采取财政拿一部分、社会(李屯村网建资金是市工商局和当地驻军投资的)和各村筹集一部分,市政府还出台了优惠政策:对于50户以下的村屯或山区贫困屯、组,安装费要明显低于城镇标准,并对第一批安装有线的用户给予一定的补助,要求各乡镇依据各自情况具体安排落实。各乡镇对此都做出了积极反映,优惠政策有利地调动了群众安装有线电视的积极性,提高了入户率。如1998年在锦州地区第一家使用光缆传输(带宽为550MHZ)的中安镇,由镇政府对安装有线户每户补50元,从1998年6月4日开始安装前端,到1998年9月28日第一期工程结束,不到4个月共发展有线用户3765户。从1998年到2005年底以前,我们解决了涉及到9个乡镇(大市、柳家、新立、吴家、中安、窟窿台、富屯、正安、高力板,这些乡镇都用光缆传输)的326个村屯的有线电视入村屯问题(其中50户以下的村屯有99个),随着有线电视网的进村、屯,自然而然就使北镇的“村村通”工程进入了千家万户。各乡镇有线网的建立,从组织上、管理上、资金上、维修技术上保障了“村村通”长期通,并向户户通过渡。
       3、对网络进行升级改造。提高传输质理,增加节目传输套数,以保证“村村通”高质量
       罗罗堡镇、闾阳镇、沟帮子镇、五粮乡(现并为中安镇)、赵屯镇、高山子镇、青堆子镇、廖屯镇、曹屯乡(现并为廖屯镇)、鲍家乡、大屯乡11个乡镇有线网是1994年至1996年三年期间建设的,均用电缆传输,带宽为300MHZ,传输有线电视节目13套,因以上11个乡镇有线网是在1998年以前建成的,所以没按“村村通”工程要求建设,很多自然屯没有开通有线电视信号。当中央提出“村村通”工程建设之后,我们按照与时俱进的思想,以科学务实的态度,从北镇实际出发,提高村村通标准,将北镇“村村通”工程标准定位于有线电视村村通、光缆村村通。于2000年对以上11个乡镇用电缆传输的有线网,制定了升级改造的规划,由用电缆传输改造为用光缆传输,提高传输信号质量;由300MHZ带宽升级为550MHZ带宽;增加传输有线电视节目套数,由13套增加到35套以上。各村屯设光点,40户以上的自然屯均开通有线电视信号。从2001年至2006年,以上用电缆传输的11个乡镇都按市规划改造完毕,升级改造保证了“村村通”工程高质量。
          三、实施县一乡、乡一村有线联网,保证村村通、日日通、长期通
       “村村通”工程的“返盲”现象在我市也出现过,闾阳镇的石堡子村和罗罗堡镇的五峰村在1999年建网,只因传5套电视节目,群众要求入户积极性不高,只入户十户左右,正常运行一年多时间,村网瘫痪;富屯乡李屯村1998年底建网,宽带为300MHZ,传输有线电视节目13套,安装146户,正常运行三年时间后,网络处于半瘫痪状态。出现“返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1)组织领导不得力;(2)缺乏维护资金;(3)无维护技术人员。一句话就是没有建立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长效机制。面对出现“村村通”的返盲现象,在2001年初,市委、市政府和广电局提出光缆实施县一乡,乡一村有线联网方案,。从2001年初至2003年底用近3年时间,实施了市有线台与廖屯镇、常兴镇、曹屯乡、闾阳镇、中安镇、窟窿台镇、五粮乡、高力板乡,正安镇、罗罗堡镇、大市镇、高山子镇、鲍家乡、富屯乡的有线联网,实现了石堡子村与闾阳镇、李屯村与富屯乡、五峰村与罗罗堡镇的有线联网,使联网内用户享受到现代高科技的成果,收看40套有线电视节目。每个有线用户均可收看到中央、省、锦州市、北镇市的新闻和各类文艺节目,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
       四、建设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任务和完成措施
       2006年3月市委、市政府和市广电局,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站在服务“三农”的高度,站在“一号工程”的高度,提出完成新一轮“村村通”工程的具体任务和措施;要求市广电局和各广乡镇党委、政府把新一轮“村村通”工程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以超强的力度,用超常的措施,强有力推进和完成中央提出的新一轮“村村通”工程的任务。在“十一五”期间,以各有线网延伸的形式,实现20户以上的自然屯,屯屯通有线信号。加强组织领导,逐步推动市对乡镇广播电视的垂直管理。落实机构,落实人员,落实经费,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长效机制,确保村村通,长期通,杜绝村村通再次出现“返盲”现象。
       1、在2006年内,用光缆开通了广宁乡的原汪家坟地区14个行政村,38个20户以上的自然屯有线电视信号。
       ①此项任务由市广电局具体负责,由市有线网向前延伸,架设光缆67公里,于2006年10月1日前已完成各村屯的有线电视信号入户。
       ②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村村通工程领导小组,领导指挥协调村村通工程建设,建立广宁乡广播电视维护站,由北镇市广电局垂直管理以保新建村村通工程落到实处。
      ③整合资源,节约资金,积极协调电信,农电部门,行业支持“村村通”工程建设(光缆架设在电信的线路上,各村、屯分配网借用电信和农电的村线),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④由专业队伍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具体由市广电局组织领导施工。
       2、在2007年内完成49个20户以上的自然屯开通有线电视信号(全市共有87个20户以上和自然屯没有通信号,06年完成38个还剩49个),这49个自然屯涉及罗罗堡镇、富屯乡、大市镇、闾阳镇、赵屯镇、新立乡、吴家乡7个乡镇,这49个自然屯均采用与各乡镇联网方式解决。工程由各乡镇组织具体实施,市广电局负责技术指导和检查帮助落实。
       3、为保障北镇市的“村村通”工程高质量、长期稳定发展,未与市有线台联网的乡镇,在2008年完成与市台联网。架设北镇至大屯乡光缆10公里,大屯乡至青堆子镇光缆10公里,青堆子镇至赵屯镇光缆10公里,青堆子至吴家乡光缆10公里,吴家乡至新立乡光缆6公里,新立至柳家乡光缆10公里,架设北镇至沟帮子镇光缆30公里,此项工程由广电局与各乡镇协调共同完成。
      4、从2010年开始推进我市的有线电视由模拟向数字化转换工作,到2015年全面实现数字化。逐步开发双向业务和多功能业务,让“村村通”用户看上传送数字信号的高清晰度电视节目。
       5、以“村村通“工程为契机,大力发展有线电视新用户,对已经实现20户以上的自然屯通有线电视的11个有线站,每年要以全乡镇总户数的8%入户率递增(指2008年前),2008年后全市每年以5%的入户率递增,由村村、屯屯通向户户通过渡。
     6、加强“村村通”工程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市广电局设置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监督管理,指导确保村村通长期,稳定运行。
     7、逐步实施对乡镇有线电视站重直管理,整合有线网络资源,形成合力,进一步完善北镇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确保“村村通”日日通,长期通。
       8、做好基层村村通工程人员聘用和培训工作,提高维护质量和服务态度,市局做好定期考核工作和检查规章制度落实情况,从组织上,人员上,管理上,维护技术上保证村村通、长期通。
在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中,我们将按照中央和省、市的要求,调动全广电系统干部职工积极性,以科学务实的态度,从北镇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村村通”工程建设工作,力争在2年内完成20户以上的屯,屯屯通有线电视任务。建设好以有线电视为基础的北镇市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扫码下方或搜索关注公众号“卫星参数网”,独家内幕新闻!

卫星参数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