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播放高清节目两相宜(上)
浏览:904 发布日期:2014-12-27

——器材配置篇 2008年将是卫星电视高清年,这一趋势其实早在今年下半年就已非常明显,亚太上空卫星电视高清节目不断增多,不管是测试也好,常态节目也好,都是好的开端,地面的高清电视节目也不断开播,深圳的、香港的、北京的都有若干套节目陆续正式播出。节目源出现了,下面的问题就是如何接收和收看了。这实质上就是一个接收机选择的问题,买高清卫星/地面电视接收机,当然要,不然怎么接收,接收不下来怎么收看? 经过几轮的市场调查,还真就没有发现称心如意的接收机,姑且不说地面高清接收机,就是接收卫星高清节目的接收机也少有选择,因为节目太少,基本上又都是收费节目,各种接收机互不兼容,但从长远考虑,今后高清节目为节约带宽,采用H.264标准的节目相对会多一些,而能解这种格式的接收机更少。最后综合起来,没有选择到合适的高清卫星接收机,倒是配置了一套高清HTPC。 什么是HTPC?HTPC是Home Theater Personal Computer的缩写,也就是家庭影院电脑的意思。HTPC是家庭影院的中心和灵魂,它能轻松实现很多以前的家庭影院实现不了的功能,必将取代传统的家庭影院,目前HTPC在发达国家已经非常普及了,国内的HTPC热浪也一阵阵袭来。为什么要配置一套电脑呢?它和接收高清卫星电视节目有什么关系呢?主要理由有以下几点: 1、旧电脑也该升升级了。虽然本人购买和使用过的电脑不下十部,也不断地在升级换代,但始终也跟不上形势(也永远跟不上!),配置较现在的主流电脑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尽管去年本人也赶时髦,购买了首批酷睿双核(T2300核心)万元级笔记本电脑,配置是当时的最高,但笔记本的功能仍是有限的,有些扩展功能是无法与台式机相比的。现在使用的电脑是KT600芯片组的,CPU是AMD的3200+,内存512M,但与现在的主流电脑仍有不小的差距,趁机升级! 2、即使现在的高清机可以使用(本人手中有央视的高清机),但与现在的主流格式H.264根本就不兼容,如果再购买一台,重复投资相当浪费,且付费收看高清节目也不是我等工薪阶层所能承受起的,万一明天又出了个什么格式的高清节目,难道还买吗?而利用电脑内置的卫星接收卡(如汉卡、SS2等)就可以接收现在的高清信号,利用丰富的软解密功能,可以说通吃所有格式。即使以后出了什么新的格式,只要软件跟上,同样可以解码,当然也是不能看付费高清节目的,我们的初衷也不是为了看付费高清电视节目,因为明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央视高清频道将免费开路播出3800小时高清奥运赛事。 3、HTPC具有强大的处理功能,即使现在最低的双核CPU,同样可以流畅地软解码高清卫星视的码流,这是其一。重要的还是其二:现在网上有很丰富的免费高清资源,格式也相当得多,大都可以免费下载,更有卫星上没有的1080P格式,节目源要比卫星上丰富得多(其实很多都是从高清卫视上截取的,因为欧美的高清卫视很发达)。既然可以接收高清卫星电视节目,同样也可以将其数字方式录制下来,更可以回放和播放网上下载到的高清节目源,做到接收/播放高清节目两相宜。 4、HTPC配置相当灵活,随时可以升级其中的任何一部分,处理能力强大,优异的显示质量,廉价的大容量存储,丰富的软件等,能带来的传统碟机和AV解码器所不能轻易实现的功能和效果,关键是价格低廉!现在的DDR2内存太便宜了,1G的内存才一百多元,配上2G也花费无几,硬盘更是廉价,250G的硬盘也仅500多元,要知道当年买一个80G的花了我700多大洋。大容量存储为高清的录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串口的硬盘更是反其道而行,竟然比IDE的还便宜,传输速度更是高达3GB/S。整套主机下来也仅两千多元,你还不买?而一台高清机的价格呢? 5、HTPC有非常丰富的外置接口,既然要承担接收和播放高清的角色,还要有传统影音的功能,当然接口是不可少的,高清传送首推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为最新一代多媒体数字影音的传输接口,终结了以往影音分离传输的全新接口。HDMI接口可提供高达5GB/S的影像数据传输带宽,更可同时提供高达8声道的音频信号传输,当然要有。再次一点DVI也可以,VGA更是标配,同轴、光纤数字音频输出也是必备的,其它的USB2.0、 1EEE1394、ESATA以及千兆网卡,这些高速交换接口更是一个也不少,功能够强大了吧。 6、显示终端也廉价。号称高清的液晶平板电视机,动辄是万元以上,但未必能达到真正的全高清标准(1920/1080I),而液晶显示器则比较容易做到,现在物理分辨率为1920*1200(宽屏的液晶显示器均为16:10)的液晶显示器已经出来了,而且价格也不贵,24寸的也控制在三千元之内,且带有全面的HDMI+DVI+VGA接口,看高清节目没得说。要求再低一点,17/19寸的液晶显示器至少也能达到720P的标准,最起码也是个准高清吧,一句话,关键还是价格低廉。 目标既定,下一步就是具体的实施了。为了找到一块好的电脑主板也颇费周折:近期的MCP73芯片组作为NVDIA今年在INTEL平台上所推出了重量级整合芯片组,从上市至今便以其强悍的3D性能征服了很多用户。有多家主板厂商在生产这种芯片的主板,炒得较热的则是七彩虹、昂达、技嘉等,20几种同芯片主板各有千秋,最后选定了价格最高的技嘉GA-73PVM-SH2,价格高自然有高的道理,因为这块主板除了有MCP73芯片组的全部功能外,在接口方面较其它板子还多出了1EEE1394和ESATA接口,使其接口做到了最全,这样就可以省去再买一块DV采集卡的费用,关键是还要再占一条PCI插槽,而这仅有的两我早就有所准备,即一条要上双高频头的画中画的电视采集卡,另一条许给了双汉卫星电视接收卡,使其真正成为家庭影音中心! 我们还是来先看一下这块技嘉GA-73PVM-SH2主板的I/O接口吧,显示接口方面提供了HDMI+VGA+DVI接口,为用户提供最完整的显示接口方案。4个USB2.0、1个1394接口和1个ESATA接口,以及千兆网卡接口和HD7.1(8声道HD-AUDIO)高保真模拟音频输出接口,当然还有一个光纤输出。这仅仅是后端的输出接口,其实板上还有更多的扩展接口插针:COM串口、LTP并口、光纤/同轴输入输出、1394/USB2.0等等。技嘉不愧是知名板卡制造商,仅就这块主板而言就可见一斑,目前这款产品的市场价格为699元,性价比还是非常不错的。 这款主板是基于MATX小板设计,主板芯片组采用NVDIA的MCP73和630I合一的单芯片组设计,支持INTEL酷睿2双核、奔腾E、奔腾D、奔腾 4、赛扬系列处理器,最高可支持FBS1333MHZ的处理器,在显示芯片方面集成NVIDIA GEFORCE 7100显卡、支持DX9.0C和SHADER MODEL3.0,可胜任主流网络游戏和日常应用。这款主板在供电部分做的相当不错,采用成熟的4相供电设计,电感采用技嘉D系列的铁钛体电感,并且每相配备3个MOS管,一般的主板只配备2个MOS管,而4相供电3MOS管的设计也是让CPU能更加稳定运行的设计,电容方面则采用了大量的高品质固态电容,进一步增加了主板的使用寿命。 这款主板为用户提供了两个DIMM内存插槽,支持DDR2 800/667/533的DDR2代内存,最大支持4GB,内存供电部分采用了大量高品质铝壳电解电容搭配铁钛体电感让用户在超频过程中更加稳定。这款主板的存储扩展插槽部分提供了3个SATA2和一个IDE接口,可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并支持RAID 0、1、0+1、5磁盘阵列技术。主板在扩展插槽方面提供了2个PCI插槽和一个PCIX1插槽,并提供了一个PCI-E 16X的显卡扩展插槽,可以满足以后升级的需要。 GIGABYTE GA-73PVM-SH2采用的是小板型设计,纵观GIGABYTE GA-73PVM-SH2的整体,我们可以看到,在整块PCB板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各类电子元器件,几乎找不到任何的空焊位,除了用料充足,做工扎实之外,集成了众多功能的芯片也是GIGABYTE GA-73PVM-SH2最大的特色之一,这也是本人经多方调查选择这块较贵主板的主要原因。我们主防类似解剖我们数字机那样,也来看一下这块主板上相应的芯片及功能特色: 声显网是集成主板上的三大件:音频方面,GIGABYTE GA-73PVM-SH2采用的是REALTEK公司的ALC889A音效解码芯片,它能提供基本的7.1声道音频输入/输出,支持高品质的8声道音效输出,支持HD AUDIO。支持光纤输入/输出等功能,HIGH DEFINITION高清晰音频技术,同时面对今后的多媒体影音娱乐需求,ALC889A具有高性能数模转换方面,将信噪比提升至106DB!而对于今后主流的蓝光和HD-DVD等高清格式,这款芯片也提供了完美的支持能力。网卡方面,同样采用了是REALTEK公司的产品,型号是REALTEK RTL8211B控制芯片,支持千兆网络输出,支持网络唤醒(WAKE-ON-LAN)功能。而1EEE 1394主控芯片为德州仪器公司的TSB43AB23,它可提供3组1EEE 1394扩展端口,而本机只有两组1394接口,传输资料频宽高达400MBPS。由1EEE 1394介面可以连接各种数位音效或影像装置,如DV、储存周边设备或有此接口的DVB等多种装置。 人们一提到主板集成显卡,就会将其联想到其只能应用在2D桌面上的低下性能,但是MCP73内存所集成的是当今非常先进的GEFORCE 7100系列CPU。这也是当今唯一一款集成GEFORCE7级别显示核心的产品。MCP73系列产品通过不同配置的搭配,可以分为三款针对不同市场的产品。其中最高性能规格的型号为GEFORCE7150,稍低一档的为GEFORCE 7100,最低档次的为GEFORCE 7050。由于是GEFORCE 7系列GPU,所以MCP73中集成的显示核心能够完善的提供对DX9.0C的支持,再配合NVIDIA历来的驱动优势,由于其采用的是非常成熟的 GEFORCE 7系GPU,所以对目前游戏的兼容性方面没有什么问题,看高清节目那当然也不在话下。 选择了一块好的主板,其实就相当于基本框架就出来了,下面就是选择CPU和内存了,因为本板支持的CPU种类很多,最后综合性价比和自己的承受能力,选择了E2140奔腾双核。E2140处理器作为目前最为廉价的CORE微架构双核处理器,性价比表现非常不错,毕竟其具备酷睿2处理器的大部分物性,而且超频性能优异,多数具备外频上400MHZ的能力。E2140处理器频率1.6GHZ,前端总线800MHZ,CPU支持指令集MMX、SSE、SSE2、 SSE3、SUP-SSE3、EM64T,一级数据缓存32KB、二级缓存容量1024KB,额定电压1.2V,工作功率65W,现在M0步进的 E2140其最低功耗已低于19W盒装价格仅为490元。 现在的内存真是白菜价了,一条DDR2/1G的内存仅150元,干脆来两条吧,省得以后再升级,直接将主板上的两条内存条占满,这是金士顿的外频为 667MHZ的DDR2内存条。键盘、鼠标选用的是双飞燕的防水光电键鼠套装,价格很实惠又是名牌。光驱当然是必须有的,而且是刻录机,我原来用的是明基的DW2000,这回选择了三星的品牌,并且选择了串口的形式,因为主板有好几个串口,型号为SH581L,18X刻录的,读盘刻录时声音比明基的要小多了。硬盘同样选择串口,选择串口的理由就是接口简单,关键是传输速度快。硬盘原来我一直用希捷的,不过这回也换成了西数的,250G的硬盘暂时还能够用,之所以没有希捷,是因为换了两块硬盘感觉读盘声还太大。 最后要为上面选一个合适的机箱,这不仅是一个“面子”问题,而且还关系到今后是否长期稳定地工作。这次一定要选一个名牌,金河田炫豪系列的2061B型号最后被请回家中。虽然是它一款MINI设计的机箱,但是其完全符合INTEL TAC1.1规范,是一款真正的38度机箱,侧面板采用网孔设计,具有优秀的散热通风性。另外在机箱的顶部(这个位置是装硬盘的)还预留了散热孔,以充分实现热量的零停留。机箱的背部设计更加显示了金河田出色的工业设计能力,由于MINI机箱内部空间小,散热更需要引起充分重视,所以2061B配备了两个 8CM机箱风扇的位置。机内自带电源,也是金河金的自有品牌,型号是ATX-3008,额定功率250W,拥有3个大4PIN IDE电源接口,1个SATA POWER,以及20+4PIN主板供电和4PIN 12V CPU供电。机箱前面板采用工程塑料,具有良好的材料特性。机箱前面板底部装有1组前置接口,包括2个USB接口、1个麦克风输入和1个耳机输出。外观漂亮且坚固耐用,这是我选择这款小机箱的理由。关于电视卡及显示的选择,我们在下一节影音实战篇中再说。

扫码下方或搜索关注公众号“卫星参数网”,独家内幕新闻!

卫星参数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