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卫星碟形天线(俗称锅)加翅膀效果问题的探讨
浏览:6412 发布日期:2015-04-07


锅不够大,影响到弱信号的正常接收,特别对刚临接收门限的节目,大家都有功败垂成之感!恨不能换台门限低的接收机、买只高灵敏低噪声的高频头、换上所有馈线为优质,当然,换大锅更是彻底解决的方案,但是,需要花钱。所以,聪明的烧友,想到了利用废材,如铁皮、铝皮乃至废光盘作为信号反射面,粘贴或铆接在锅的周边,籍以增加锅的尺寸来提高天线的增益,我们形象的称之为“加翅膀”,此法既适用于正馈(C锅),也适用于偏馈(Ku锅)。
     但加翅膀后的效果,有的好,有的很好,也有的不好,没有效果的原因何在?很简单,原因就在‘反射之角度’上,由于电磁波看不见(非光波)、摸不着,又受到原天线之抛物线延伸的影响,而陷入误区!
     我举例来说,一口1.2米的正馈(C锅),你在它的四周,各加了15公分的铁皮,理论上成了1.5的大小,此时,请问它的正确焦距应是多少?正规的1.5中卫焦距是57公分,而1.2锅的焦距约49-51公分,如果你认为锅面增加了,焦距也应相应增加,那么,恭喜你,你错了!一旦把焦距定到57公分,那么,原来1.2老锅部分的效用就大大的打了折扣,因为是严重超过焦距,高频头没有落在焦点上!只有新加的一圈或有效果!如果你把焦距,仍维持49-51公分不变(大多数朋友如此),则因我刚才所提的受抛物面延伸影响,增加的部分焦点不落在原来高频头位置,致使效果不显!
     如何做才对?理论上是应把新增的材料反射方向略向锅中心调整一些,而且在操作上,千万不要急于求成,把所有材料一气呵成,统统一下加上去,加完一试:傻眼、大失所望!!而是先记录某一台之原有信号质量,然后,把一片材料,或光盘,看信号变化,再认真细调这片材料的反射角度,致效果最佳,然后,再按它的角度增加第二片、第三........直到加齐,对于偏馈,更应每加一片,试一片,绝不能性急,真所谓欲速不达!
     以上是本人曾在前年实验的一点心得,拿出来供大家探讨、参考,并抛砖引玉,期望高手指教!同时,附带提一句:所加材料和锅的接合应牢固,要有一定的抗风能力,而且,不能增加很多而影响支座的承载能力!谢谢!

扫码下方或搜索关注公众号“卫星参数网”,独家内幕新闻!

卫星参数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