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锅经历
浏览:1026 发布日期:2014-07-17

先上论坛研究了一番,向星友们请教方案之后开始买器材。方案认证过程不说了,从购买器材开始吧。
在本地论坛看了几个装锅的广告,打电话去问,开价很乱,靠谱的基本没有,最离谱的是一个,说大约要1500元。问他说怎么那么贵都有什么节目等。他说主要是国内的省台和一些高清节目,还有台湾、香港的一些节目等约100来个台。我说,那你的设备都是什么牌的,那么贵的。他说了,我们主要做大酒店工程的,我这里的货主要都是正品的货,不是一般的山寨货的,所以比较贵。我问,比如接收机是什么牌子的呢?他说主要有数码的、有线的、艺华机等。当时插了一句艺华机是铁盒的还是塑料的,他说是铁盒的,稳定散热好……立即打断,问,如果只看国内的省台,要多少钱,他说最少要1200吧……无语,决定到店里去问了。
到店里,一开始是个女的接待,一问锅,开价380多。直接叫她让店主来谈,店主问自己装?我说是,那300吧,我再问,1.5米的还是1.8米的,是中卫的锅吗?(可能这时老板才觉得自己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他说,不是中卫。一套300吧,要是自己装可以更少。然后就要了锅、线、高频头。高频头本来还不想要先的,可当时多问一句,锅里罗栓什么的全吧,店主说你原来的头夹具还能用吗,我说锈完了,他说那你买个馈源夹就可以了。这个时候才知道那个东西不是锅的配件,惭愧,人家说买头就送,单买要5元1个,干脆就买了个双本。没有了双输出的,四输出65元,说双输出也这个价,就买下来了。
回家吃饭,13点到楼顶,看看锅吧,1.5米的,杂牌货。

准备的工具,忘记拍罗盘了

不知道牌子的线,店主说实际应该在80米多点

开包装,锅的散件,做工粗糙,边缘毛刺挺多,要小心点装配,稍薄了,质量和价格成正比了。

双本包装的正面和背面,不知道这个牌子的质量怎么样。实际是四出的,要是双机接收不知道怎么接干扰最少,以后上图请教。


锅的散件,没有装配图,害得自己在那里想了挺久,那三根加固的杆怎么安装才是最合适的(杆是两长一短的)

后来到论坛上请教,还下了这个图才放心安装上去。

安装的细部。

准备安装好了。

准备馈源杆安装馈源。

基本上装好了。这个时候已经是17点30这样了。

小功告成,从论坛里下载了软件,按这个参数收星。

接好线,在电视机面前设置好用湖南卫视那一组对星,上楼电话打通到楼下,用罗盘大大概对准方位,慢慢的挪锅,等强度逐渐上升到50,再慢慢的抬起锅后边,突然就出来了,问数字是多少,楼下报是58、32。于是现高点,报质量上来了,上了,又低了。放低点,然后再左右一点的的转,选个数字最大的位置定好。这个时候强度是62,质量是63。
很高兴的下楼,看了一下,在48寸电视上看是比小锅的好些了,和有线的差不多吧。因为没有抄下参数,干脆恢复接收机默认设置,出来好多台。按了一下,约有20多个台吧,难道真是被店让说中了,1.5米的锅技术不好对不准的话很多台收不下来的,到论坛上发了贴,质询这个中星6B最强和最弱的一组来对星,准备细调。这个时候也到晚饭时间了,吃饭再说。
饭后18点30分开始,想想刚才默认时好象有的节目参数不太对,应该抄好参数手动找台看看,于是抄,删除接收机所有的节目,一个一个的输入找星,找到就打个勾。勾着勾着突然发现,收不到的台怎么都是垂直极化的?不对呀,是不是自己设置有问题了,在论坛里看了一下,好象都是说是本振设置的问题,自己已经设置了5150和5750的本振了呀?再看看,怎么是5150和5150的,再设置好,确定,菜单建退出,再进去一看,还是5150和5150,怪事了。再来一次,设置,确定建,菜单建,再进去看还是不行啊,难道高频头是坏的?还是真象有的星友说的有些接收机不支持双本振双极化?
准备换上那个同事给的头来试,不死心,再来最后一次设置,设置,确定建,以为没有按下,再按一次确定建,咦?也能和菜单建一样出来的?进去再一看,哈5150和5750,成了。原来要按两次确定建啊。
再手动输出前边标示不能收到的垂直极化的参数,呵呵,终于收到了……

最后将收到的台的强度和质量抄下来,发上来让大家看看,看还有没有提高的余地。
复件 中星6B信号.zip
现在参数表里显示收到55个台,接收机里最大的编号是54,不知道是哪个台少了,没有找到,广播真的很多啊。
下一步准备接到墙上的插座孔,从电视后边的插座孔接到接收机,看线有没有问题了。准备另外开贴再向各位请教,谢谢。

扫码下方或搜索关注公众号“卫星参数网”,独家内幕新闻!

卫星参数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