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看中星9号需要大批售后维修服务人员,对我们烧友来说将有用武之地,请看下面文章:
罗小布:直播星服务与运营的7点浅薄建议
2008/7/9/11:00 来源:中国数字电视
“中星9号”直播卫星终于上天了,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这不仅能让亿万农民看到电视、听到党中央的声音,而且对落实十七大精神、缩小城乡剪刀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将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当直播星成功发射之后,最重要的任务已不仅是如何让农民领到或购买到卫星接收机和看好电视节目,而是如何建立面向农村区域、以卫星接收终端为龙头、多业务服务的运营网络。这一网络,不仅涉及直播星自身,更涵盖了多业务服务网络的运营。笔者就上述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设想和建议,供同仁们参考。
1、把农村用户与城市用户都当作上帝
农村虽然比城市落后,但农民兄弟同城市居民都是地位平等的公民,同样需要优质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要做到“民心工程”而非“民怨工程”,就不仅要建立现代服务意识,更首先要树立人人平等的公民社会理念——这是成功运营的根本前提。
2、建立四个层次的统一管理
目前,我国的政体架构主要分为四个基本层次——中央(国家)、省、地市和县。首先,直播卫星接收终端的普及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支持,包括动员、组织、协调等;其次,各地情况差异较大;再次,需要开展长期的多业务服务。因此,建议采用分层次区域管理,这样既不失统一性,也兼顾特殊性。
★中央(国家)层次的管理:主要制定方针和政策,包括各级操作的流程、制度和章程。主要的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器材管理、用户管理、营账管理、法规和政策管理、计划管理和运营管理等。这里的核心命题是建立服务型组织,建议引入现代企业制度,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以提高农民电视文化生活质量和带动农村经济为根本出发点。
★省、地市、县层次的管理:作为上一层次管理的子系统,以所辖区域为基本管理单位。即省是国家子系统、地市是省的子系统、县是地市子系统。须知,统一部署、有效管理、分层次区域实施殊为重要。否则,好事也可能变成坏事,就像当年的地面数字电视,此等覆辙万不可重蹈!
3、建设好基本运营单位及机制
直播卫星主要是面向农村,建议以县为基本运营单位,村为基本服务单位,建立县、乡/镇、村三级服务体系或机制。
★在县政府所在地建立呼叫中心:统一客服号码,采用集中调度机制,将县级呼叫中心建设成服务中心、调度中心、信息中心和物流指挥中心。同时建立一级仓储、展示厅和营业厅等。
★在乡/镇建立维修站:第一阶段主要提供卫星接收机和天线维修;第二阶段,维修通过电视电子商务销售的家用电器;第三阶段,维修各类电视电子商务销售的商品。在有条件的乡/镇,建立二级仓储、展示厅和营业厅等。
★在村招聘联络员:建议以村党支部或村委会成员为首选,并在村委会所在地建立固定的宣传栏或广告栏。
4、基础管理的技术准备
面对亿万农村用户的管理和服务,必须借助计算机系统。建议至少准备好四个基本系统——用户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和营账管理系统。
5、制定持续经营的战略
建立直播卫星服务网络需要大量、持续的投入。这一点希望运营单位一定要有清醒认识,尽早做好持续经营的战略准备。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争取国家对相关服务的补贴:在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上,争取国家财政资金的支持。
★与第三方共建:主要是卫星接收机供应商,特别是具备家电企业的供应商,因为他们已在农村服务网络方面有一定基础。建议采用合资或参股形式共同建设直播卫星农村服务网。建议将“是否具备农村服务能力”纳入卫星接收机的采购标准。
★大力开展以电视电子商务为主的增值业务:直播卫星服务网络应成为物流信息网络、信息反馈网络。设在乡/镇的卫星接收机同时也是物流配送站。建议电子商务销售产品从与卫星接收机相配套的电视机开始,然后扩展到其他家电和其他商品。
★需要对广告收入进行调节补偿:建议制定相应政策,在上星频道广告收入中,为卫星服务网络成本补偿保留一定比例。此外,卫星服务网络自身也是媒体,应尽早着手进行商业开发。
6、因地制宜地做好内容服务
农民有特殊的文化、科技和信息的需求。目前,上星频道的内容多数是针对城市居民,并不适合农村。建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开办几套针对农村的专业频道,从而促进农村教育、科技、医疗、环境、经济等领域的全面发展。
7、处理好直播星与有线网络的关系
首先,应该在思想上达成共识,直播卫星同有线电视数字化一样都是国家战略,都是党和政府为农民办得一件好事和实事,也是亿万农民企盼已久的福音;其次,直播卫星应该定位为有线电视的补充,应制定相关政策避免不必要的相互伤害;再次,直播卫星与有线电视能否共赢,不仅在于政策的制定,更重要的是执行,而执行的关键是管理——直播卫星的管理不仅要精细到村,更要到户、到人,并严格管理好生产和供应,把共赢的政策落到实处;最后,在有线网络已经完成整合和整转的地区,应该鼓励双方联合发展、取得共赢。
在青少年时期,笔者曾经在干校、三线生活过四年,后来当知青三年,又在农村调查和实习近三年。前后十年的农村经历,且多处山区,深刻感受到农民兄弟对文化的迫切需要!确实,农村相对城市比较贫穷,但农民兄弟不缺智慧和志气,一旦拥有科技、教育和信息,一定能够富裕起来!
“粒粒皆辛苦”,农民兄弟的收入来之不易,因此更需要直播卫星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但愿笔者的建议能够被部分采纳,但愿笔者的农村朋友能够早日看到卫星直播电视!
扫码下方或搜索关注公众号“卫星参数网”,独家内幕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