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号令修改进入审批程序中星九号商业化悄然启动
经历了地下市场的火爆、多次的空中升级……中星九号商业化运营的步伐终于走出了第一步。正所谓“千呼万唤始出来”,自直播星上天以后,本刊曾多次在报道中提出,直播卫星商业化运营好处多多,不但能够推动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有力的促进了行业竞争,改变了广播电视市场甚至是电信市场的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三网融合的进程。
2008年6月,中星九号直播卫星发射,其最初目的是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解决国内偏远地区农牧民“看电视难”的问题。但直播卫星终端在生产过程中难免会有多余的产品流落到市场,甚至其技术参数也出现泄密。市面上出现了少量正版卫星终端和大量的仿制的山寨锅,由于其价格远低于数字电视费用,越来越多的人争相购买,大量的山寨锅也就流入了市场,造就了现今4000多万的山寨锅用户。
国家广电总局通过技术和行政手段将山寨市场一网打尽的同时,也悄然开始了直播星商业运营的步伐。据了解,今年年内直播卫星二代加密机顶盒将会正式步入市场,而一直以来制约着直播卫星产业走入市场的“1
29号令”也将会进行修改。
“中星九号”卫星存在巨大的资源浪费
3月6日进行的政协小组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嫦娥一号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表示,“我国航天事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支持和关注,身为一名航天人深感自豪。但是,有一些资源浪费的问题也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叶培建直言,于2008年6月发射升空的。中星九号’广播电视直播卫星身兼开展中国电视节目直播到户的传输业务,其能力可提供200-300套高清电视直播信号,但是至今为止,其全部的22个直播转发器中只应用了4个,剩余的18个一直都在闲置,有的甚至被一些不法组织私用滥用“这是对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
对此,叶培建呼吁,国家广电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充分将中星九号的资源用于教育和科普工作,至少不要一直闲置。“要知道卫星都是有寿命的,不要等到15年后“中星九号”的设计寿命到期了才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利用。”
直播星之惑 公益、还是商业
2008年6月9日,我国第一颗直播卫星中星9号发射升空,中星9号的升空恰逢我国广电数字化浪潮风起云涌之时,处于有线数字电视、移动多媒体、IPTV等的重重包围之下,直播星的发展定位也就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国家对直播星的一期建设要求很明确,即把直播卫星定位为公益性服务平台,扩大农村地区覆盖,解决全国已通电但广播电视不通达的20户以上自然村收听、收看电视的问题。
去年以来,国家广电总局从厂家集中招标采购了1231万套“村村通”工程接收设施,其中一期的366万套已完成安装。但据陕西、河北、四川、内蒙、广西、新疆等省、市广电网络公司抽样调查,目前全国各地市场上有大量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装置流通,并在基层农村和城市社区安装使用。截止目前,全国地下市场出货量已经突破4000万台,每月销量达300多万套。大量非法地面卫星接收设施的泛滥,严重破坏了国家广播电视传播秩序,对国家的政治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和社会稳定和谐构成威胁,给广播电视事业繁荣和广电产业健康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两月内直播星四度升级
2009年12月27日、2010年1月23日、2月10日到3月3日,广电总局连续四次启动直播星空中升级,各地直播星机顶盒地下市场反馈上来的消息显示,直播星山寨机顶盒再次失灵。山寨机收看的电视节目从四十余套锐减到十二套,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农牧卫视,不少用户在面临“无电视可看”的境地。
遏制非法机顶盒是广电总局多次升级的最终目的,广电总局的一篇内部通知中称,为确保广播电视传输秩序,经研究,拟采取对第一批招标采购的直播卫星机顶盒进行空中升级软件和相应调整播出前端部分参数的措施,使总局和有关单位组织招标采购的机顶盒能继续完整收看48套节目,而未经批准销售的直播卫星机顶盒节目接收受到限制。以遏制非法机顶盒的蔓延。
自从2009年12月27日广电总局首次启动直播星空中软件升级工作以来,业内外部分人士仍抱着“你升级我破解”的心理。针对这种心理,广电总局相关权威人士也再三强调,“空中升级工作将会根据实施的效果不定期的进行,奉劝直播星地下运营者们不要再做任何无用功了,做得再多也属无用功。”
反复升级,不是解决之道?
据媒体报道,直播星将要进行二次升级。广电总局花费巨大投入开发的加密程序效果并不明显。在这场加密与解密的较量中,无论广电总局还是消费者都不会成为真正的赢家,反而是渠道商频繁获利,这一点在第一次升级之后体现的特别明显。有专家认为,一旦广电总局频繁升级,消费者会失去不断花钱升级的耐心,这种可能性肯定会存在,一旦广电总局频繁加密真的打击了消费者的耐心,一种可能是重回直播星之外的其他卫星电视市场,一种可能是使用升级后的黑盒子。
广电总局能够开发出加密方法,应当也可以开发出官方的解密程序,为保证有线电视的利益,广电总局应当利用频繁加密实现对清流直播星节目的收费,推出官方收费解密以打击民间解密,比如只要用户每月交纳5月份费用,即使使用黑盒子也可以观看频繁加密后的电视节目,这样既可以打击民间升级也可以保证广电的利益。
山寨直播星机顶盒产业断链
在短短的两个月里面,广电总局通过如此密集的空中升级工作再一次向业内外表明整理并规范直播星市场的决定,“直播星空中升级工作已成为一种常态化管理工作”。在几次直播星空中升级过程中,作为直播星地下市场这个产业链条经过数次的直播星空中升级,正在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关于中九刷机文件和破解方法很多,对于有一定刷机经验烧友来说,刷机不是难事。而那些普通的中九用户势必有一定风险”,使用网络下载的升级程序升级后,机顶盒变为“废铁”的惨呼也是层出不穷。经过记者的多方调查发现,经过本次升级,广电总局已经基本达到了“遏制非法机顶盒蔓延”的目的,绝大部分山寨机顶盒终端用户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自行升级,不得不回归有线,或另辟蹊径收看电视节目。而对于受到波动最大、利益损失最为直接的诸多直播星山寨机顶盒销售商而言,他们也正在逐步退出该领域。
广电总局将清查直播星机顶盒生产市场
随着四次直播星空中升级工作的密集式开展,各地直播星地下市场得到了基本遏制,在此基础上,广电总局还准备准备采取一项“直播星机顶盒生产企业的清查行动”。
据相关媒体报道,广电总局科技司已正式发出通知,称将对中星9号直播卫星解调芯片和机顶盒进行检查。根据这份通知,之前非法流入市场的几乎所有中星机顶盒所用的芯片及机顶盒型号,都被广电总局列入“黑名单”中予以禁止。“此次行动主要调查那些有直播星机顶盒入网许可证的企业生产情况,在调查过程中,一旦发现有企业在违规生产行为,将会撤消其资质。”广电总局某权威人士所称“违规生产行为”则是特指截止目前仍有部分直播星机顶盒生产企业在使用已于2009年年中已被广电总局所废除的ABS—S广播模式的直播星接收芯片。从2009年10月份开始,正规的直播星机顶盒生产企业将采用ABS—S安全模式的直播星接收芯片。
据了解,广电总局科技司禁止生产销售的信道解调芯片型号分别为:AVL 1108系列、AVL
1118a、GX1121、GX6121、 Hi3121、Hi3101E、M88DA300、GK5101等。涉及的生产商有北京中天联科、杭州国芯、北京海尔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上海澜起微电子、湖南国科广电等五家。包括南京熊猫、同洲电子等近30家企业生产的44个型号的机顶盒,也被勒令禁止生产销售。广电强调,各相关企业不得生产销售“禁止生产销售的芯片和机顶盒”;并称先由各企业自查,广电再抽查,“对严重违规的企业将依法采取相应措施”。显然,广电希望从源头上控制“山寨卫星锅”的泛滥。
直播量升级加密是规范行业市场的需要
扫码下方或搜索关注公众号“卫星参数网”,独家内幕新闻!